由于出现了严重的涉外事件,预定在江河大学举办的第23届机器人博览会被无限期推迟。

所幸停电当晚并未造成学生和教职工伤亡,而且由于天太黑,连事件的目击者都很少。所以在停课一天之后,除了位于运动场的展区仍旧被封锁之外,学校的大部分区域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虽然此时尚值八月下旬,但江河大学作为双一流大学,通常八月中旬就已经结束了暑假,开始新学年的课程。

因此程远仍按照计划,每天前往物理学院上课,毕竟不少学生报考江河大学物理系,就是冲着程教授的名头来的,他可不能让学生们失望。

其实由于程远大部分不在学校的缘故,所以他的课堂内容并不涉及比较复杂的理论知识,而是以宏观的技术方向为主。

而且程远在课堂上所展示的一些数据和资料,也是绝对的第一手,在其它地方根本看不到。

比如程远此刻就在通过讲台上的3D投影仪播放一段事先录制好的全息视频。

程远介绍道:“这段视频是我们的雨露号航天飞机,在地月拉格朗日点L1拍摄的,而画面中的天体,也就是我们前不久捕获一颗直径约5公里的小行星。”

“可以看到我们的工程机器人,正在这颗小行星上安装推进系统。这是因为地月拉格朗日点L1虽然固定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但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区域,小行星仍然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调整,来保证自身的平衡。”

“由于这颗小行星距离月球只有6.5万公里,使用我们的穿梭机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抵达月球表面,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机器人已经在小行星与月球之间往返了多次,并收集到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数据。”

“这颗小行星的开发正在进行当中,我们的计划是至少可以停泊三架雨露级的航天飞机,并且会在2年内,安排超过200名人类航天员和科研工作者,前往小行星常驻,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这时突然有一名男生举手说到:“程教授,请问常驻小行星的航天员选拔标准是什么呢?”

这位男生的表情跃跃欲试,很显然是对在小行星上的工作很感兴趣。

程远则耐心地回答道:“在小行星上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美好,由于小行星上没有重力,所以一般人需要经过至少半年的训练,才能适应无重力环境。而且由于前期的条件有限,在小行星上的生活也会比较枯燥乏味,甚至连玩网络游戏都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