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们学校有一个阅读班。每节课,看着孩子们静静地坐着,默默看书,仿佛春蚕在嚼桑叶,仿佛鱼儿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动,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少年时的读书经历。
八九岁的时候,我爱上了读书。当时书很少,在一个农村小学是不可能找到适合孩子读的书的。第一次是在自己家里搜的,记得当时找到的第一本书是繁体字的《红楼梦》。我太幸运了,甚至把这本书带到了学校。班主任发现后告诉我:“小孩子看《红楼梦》是什么?”被没收。但是过了几天,我发现老师正在办公室看我的书。然后我才知道,当年老师找好书不容易。过了一段时间,大概是老师看完之后,假装批评我,把书还给我,吓得我又拿着课外书去学校了。
在家里,我还搜索了一些关于英雄的书籍,如《吕梁英雄传》、丹娘和舒拉。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竖排的,都是繁体字,按照我当时的年龄很难理解。但是,我一点都不在乎。我只是好奇的看了主人公超人的意志和他们不屈不挠的献身理想的精神,特别是卓娅,她是我少年时的偶像。这些书无形中塑造了我健康的人格,给了我一颗坚强向上的心,让我在以后的各种困难中不被碾压。
我也试过自己买书。当时因为家里穷,父母几乎不给我零花钱。但是,我想尽一切办法攒钱买书。记得有一次我终于攒够了90美分,一口气买了三本儿童文学。我不好意思让父母知道,就偷偷藏起来,有空就拿出来。
除了找书买书,我还经常去书店看书。所谓蹭书,就是去五六里外的书店,只看不买。你想想,那时候连温饱都是问题,所以没钱买书,所以更多时候只能看不能买。在书店里,我经常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一站上,忘记了什么是饥饿,什么是疲劳。我只是陶醉在书的世界里,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读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兴趣,甚至有些人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不知道选择,不知道读书的方法,更不知道什么“书有自己的金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着今天的孩子,能有这么多图文并茂,装饰精美的书,有老师和家长指导,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羡慕。也希望孩子能从读书中体会到生活的甜蜜,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