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故事】“励志小姐姐”的奋斗姿态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段玫竹接受采访。新华网 黎多江 摄

新华网海口4月23日电(纪)4年48个月。9个国家级奖项,9个省级奖项,2个省级荣誉称号,14个高校奖项……平均一个半月获得一项荣誉。这是一个22岁的“小姐姐”大学四年的答卷。

她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从大一开始,她就加入了陪伴自闭症儿童的日常志愿者团队,发起成立了公益基金,还负责了一个国家志愿服务教学项目。此外,她和她的团队正在申请波浪发电设备的多项专利...

她的名字叫段美珠,是海南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名女生。为了见她,我们在一个小展览室里预约了。在展览室里,段美珠和他的朋友们的作品和故事被展示在显眼的位置。

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集市义卖。新华网发

段美珠给我们一一介绍:“这些是我和同伴用自闭症儿童的画做的产品。以海南大学“兴义”公益为平台,自闭症儿童常态化陪护工作已持续数年。”

四年来,段美珠坚持每周组织开展四次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这项公益事业是基于社会责任感,也是因为与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有时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我会感到心疼。”段美珠说。

正因为这种“苦恼”,2017年3月,段美珠和朋友们在正常陪护的基础上,想出了一个“自我造血”的点子:将儿童绘画加工成“星星”绘画包、“星星”行李箱、“DIY画册”等进行义卖,并将募集到的资金全部回馈给自闭症家庭。

几年来,该项目累计服务618名自闭症儿童,惠及550个自闭症儿童家庭,建立了覆盖海南从海口到三亚的自闭症陪护基地。志愿者10654人,志愿服务53816小时,共筹集资金42.7万元。该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全国铜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

“我是一个活动家。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和可能,让年轻人认识自己,影响社会。”在段美珠发起的国家志愿服务项目“暖阳行动——精准扶贫志愿者教学系列”中,她和朋友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乐美村乐美小学。

“小小实验室”课堂。新华网发

从早期募集资金买书建“梦想图书馆”,到尝试用简单的工具开设“小实验室”,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体验,利用寒暑假期间设立的“多彩假期”课堂活动……这群年轻人,凭着自己小小的坚持,完成了30多项帮扶活动和5套教材,项目志愿服务持续了1247个小时。

“年轻一代应该努力。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学校做很多事情。”段美珠这么说,也这么做了。大三大四期间,段美珠和他的团队朋友开发了一种利用波浪能的发电装置,目标是解决海上电力持续供应的问题。

“其实,你知道吗?一开始,我们团队中没有一个人是海洋专业的,但我们觉得海上能源供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要去做。”段美珠回忆这段经历时笑了:“当初是实验室里绕线圈的工作,我们花了半年时间研究。那时候经常有几天几夜睡不好,很痛苦,现在回想起来,收获满满。”

2018年,这一“知识海海洋能开发项目”获得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还获得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网络信息经济专项赛全国银奖。

“很多人都很惊讶,我在大学4年里竟然做了这么多事。我却觉得

【青春的故事】“励志小姐姐”的奋斗姿态“很多人都很惊讶,我在大学的四年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但我认为。

经历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做知道得越少。”段玫竹说。

当被问及是否有人自称“励志小姐姐”时,段美珠笑得很灿烂:“励志小姐姐”?如果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激励别人,那么这个‘励志小姐姐’也是非常值得的。\"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