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奉献的大爱精神 永远存放在我们心灵最深处

  • A+
所属分类:世间伦理

最近两年,看到弟弟们努力打拼,日子过得很好,他们也都住上了宽敞气派的新楼房。可能是睹物思情还是逐渐老的原因,一下子就勾回了我儿时住的老宅、老院。

提起老宅,最先冲进脑海的就是我家那所中规中矩的四合院。

据我爷爷说那是他父亲盖的,也就是我太爷爷。爷爷老年的时候,闲来无事,就经常像说书一样和我们炫耀他的父亲。

那是清末年间,我太爷爷是个生意人,年轻的时候进东北山里收兽皮,一去就是一个冬天。太爷爷是平原人,在东北受的罪只有他自己知道。回家再把收来的兽皮加工制作成漂亮的皮袍子、皮袄卖给一些大城市里有钱的人家。他的手艺非常棒。太爷爷喜欢瓷器,在南方倒过来也是卖给大户人家。因为我家在中亭河堤下居住,极有生意头脑的太爷爷也不放过冬天中亭河的天然冰库。他雇一些有力气的壮汉,在中亭河凿冰,运到在后院挖好的六个大冰窖里储存起来,就等夏天出售。整个夏天我太爷爷的卖冰生意红红火火。爷爷说:只要是谁家夏天有老人去世,不管哪村,认识不认识,孝子一个头磕到地上,太爷爷就白白供人家随便使用他的冰,这样尸体才能保存,不会变味。用多少都不收一分钱。所以我家的冰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太爷爷在世时,为了让家里人过的富裕一些,常年忙忙碌碌在外奔波。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盖了这处坐北朝南而且临街的四合院。当时它是四邻八村最经典的平房建筑。人人都挑大拇指赞扬。这所归归整整的房子古香古韵很气派。我就在这所大宅子里出生的小公主。

在我记忆里,房子是一顺的青砖建筑,透着优雅。房檐有青砖雕刻的图案,用朱砂描过,爷爷说朱砂辟邪气。四间正房宽敞明亮,窗棱都是木质雕刻。两边是东西厢房,南面是倒座和门楼。一副木质大门对开型,里面有门栓。门墩都刻有吉祥动物模样。正房到门楼是一条青砖铺设的宽甬道,另外通东西厢房和倒座都有窄一点的甬道。雨天进出方便。东窗前有一颗大槐树。一到四月份,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坠满树枝。满院子的香气香满整条大街。奶奶还经常给我们做槐花糕吃。南面倒座前有一颗大枣树。秋天满树都是红彤彤的枣子似红玛瑙镶嵌在上面,又脆又甜。正房四间里,爸爸妈妈弟弟住西屋,因为门楼是东南开,所以爷爷奶奶住东屋。东为上房。我和姐姐小姑姑住最东面隔开的一间。当时我的太爷爷太奶奶都走了好多年,我们姐弟无一人认识。只有靠画像对他们朦胧有点印象。可是我们都在太爷爷留下的宅子里平静的生活着。

记得1976年下雨的季节,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我当时只有8岁,对摇摇晃晃的地震感觉像摇篮还蛮享受,不懂害怕。发生地震时,老爸一把将我和弟弟抱到院子里,接着进屋拿东西。由于震感很强,我们这边受到很大波及,左邻右舍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几乎不能入住。只有我家的四合院稳稳当当安然无恙。只震坏了屋顶东面的一块花墙岩。因为我家院子大,于是爷爷就搭了俩个防震棚,我们住一个,邻居家小孩子们住一个,在我家安全度过地震时期。爷爷和老爸他们住到比正房矮一些的相对比较安全的厢房里。

我们深深地感激太爷爷。当时他做生意走南闯北,一定请的优秀设计师,才让这所房子的保暖和防震处理的这么到位,留给我们居住的安全感。房子隔热做的也非常好,据爷爷说都是一尺半厚的墙,实数冬暖夏凉的好住所。

院子里的两棵树陪着房子度过了好几十年,都已是枝杈茂盛的大树了!几乎搭手对接,挡风又遮雨。夏天不管外面多热,一进院就感到阵阵凉意。两棵树形成一个天然大凉棚。我们就喜欢在院子里玩耍。

看到东西厢房,爷爷偶尔很伤感,说以前都是给他们弟兄住的。太爷爷本来育有三子二女,所以东西厢房就是爷爷和他兄弟们住处。后来日本侵华时期,太爷爷不仅是精明的商人,更是爱国的先驱者。当时大爷和爷爷都已结婚,太爷爷就把18岁的小儿子送去当兵,大爷在家抗日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死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爷爷是地下党,整天给传送抗战指示。后来小爷爷解放甘肃也魂落他乡!就这样太爷爷一连失去了两个儿子(霸州县志有记载)心疼难过病倒了。

解放后,爷爷说每年腊八节,裹着小脚的太奶奶和奶奶及家人们,在院里摆三口大锅,熬腊八粥给四邻八舍和路过的穷人们免费喝粥。这个举动一直做到太爷爷离开人世。还嘱咐让爷爷要多做善事,会有回报,也会庇佑子孙后代荣华。我猜可能是太爷爷想他为了解放甘肃,战死沙场的儿子,所以就做出了这个伟大壮举。

后来每到夏天我们全家吃饭、喝、聊天,就都在院子里,其乐融融。老爸铸了个别具特色的石灰大餐桌和八个石灰凳,当时我家正好八口人。坐上去吃饭写作业甭提多凉快了!

当冬天来临,进院就看到青烟渺渺。屋里碳火红的让人特别暖。奶奶偶尔在火上给我们烤馒头吃,又脆又香还有一点点焦糊味。也经常烤红薯和土豆。一到饭点儿,饭香的味道都在这个四合院上空缭绕。

那时的左邻右舍,关系处得也很密切。相互都有个照应。由于我奶奶热心肠,经常有邻居家的婶子大娘把孩子送到奶奶这里帮着照看,管吃管喝。有时谁家做饭没有油盐酱醋了,来到我家什么都随便用。奶奶那热乎劲就甭提了。还和人家说,没空做饭来我家吃,就多放上双筷子和碗的事儿。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住久了和自己家人是一样的!

每年的过年过节邻居们都爱在我家大院热闹一下,你家拿鸡,我家拿肉,他家拿酒,坐在一起吃喝弹唱那个热闹,邻居大人小孩在我家四合院可劲的闹腾。直到困了累了才各回各家。再有谁家有红白事,更加体现了奶奶的热情。就像个女总理提醒人家这样那样。邻居叔叔伯伯都很尊重她。

后来,也就是我马上升初中的时候,我要离开家去镇里上学,全家就在院子里开了个小小的庆祝。奶奶做了我们最喜欢吃的饭菜,爷爷把他的古董卖了一件把钱给我们分了上学用。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妈妈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件开学穿的新衣服。(老爸当时是远近闻名的裁剪师傅,妈妈是缝纫师傅)就这样一个温馨热闹的全家福画面就定格在那个四合院里。

由于四合院的居住时间已经超出了年限,爷爷和老爸就在我去上学的时候拆除了这所太爷爷留下的伟大建筑!

从那一刻起,所有的快乐时光,所有的相扶相伴,所有姐弟们的成长趣事就永远存放在我们心里的那所四合院。

随着时间流逝,我的爷爷奶奶寿终离开了,我最爱的老爸也因重病离开了我们。但是,我的祖辈和父辈勤劳致富的精神和绝对正派的思想留给了我们,教会我们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斯人远去,我们的记忆簿里,先人们艰苦创业,努力拼搏的骄傲历史,和感恩奉献的大爱精神,永远存放在我们心灵最深处!

的骄傲历史,和感恩奉献的大爱精神,永远存放在我们心灵最深处!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