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笃定的心念即便耄耋之年 生命也会透视出淡淡的光彩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我们喜欢年轻,是因为年轻总和干净、纯粹、阳光、活力链接在一起,可惜“朝如青丝暮成雪”,眨眼之间,还没来得及细细咂摸青春滋味,头上就开始斑斑白发了。https://www.gzxiulai.com/3893.html

心里执拗地不肯从青春里走出来,脚步却慢下来了,四顾全是泛着亮光的娃娃脸。“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就是这么残忍,谁也逃脱不了时光的宿命

昨天看一本书,探讨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樱花,是因为,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零只有短短一周,盛开之时,热烈灿烂,云蒸霞蔚;几天之后,瓣瓣飘雪,甚至整花掉落,素洁宁静,果断决绝。契合了日本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盛时,轰轰烈烈;凋时,则洒脱利落。

可是我们普通人是达不到如此任性境界的,青壮年以后任由时光啮噬,胶着在漫长的却并不美妙的凋零时光里,在“泥污燕支雪”里挣扎,眼见着日转星移,香消云又散。

可是,人毕竟不是花儿,人是有思想、有心念的。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探索、思考、应用,积淀出的智慧可以超越肉体,超越年龄,透视出生命的光彩。

最喜欢看《晓说》,那个“行走的图书馆”头圆颈短,虽然没有了年轻时的英俊潇洒,可是坐在那儿侃侃而谈“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看的清皓月繁星!”,走过了左右万里路,研究了上下万卷书,此时再回到内心深处,“却仍是此间少年”,此刻的心间少年,目光清澈而明亮,皓首穷经,一蓑烟雨之后,抬起头来便是朗朗乾坤、皓月繁星。

总觉得那些有智慧的人,学识、历练沉淀之后,走到中年,那种成熟会呈现出比少年时更加清晰的纯粹和柔软,犹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不是所谓社会习气的圆熟狡黠,而是得道人的通透纯净。

我们普通人,虽然智商差点,可是如果能有足够的学习、反省能力,多多看书,常常思考,让自己的心念点点积聚,变得丰厚一些,也许就不必太仰赖各种化妆品、美容术来驻颜了,也不必因一根白发一丝皱纹而惶惶不可终日。

齐邦媛曾在诚品书店写下这么几句话:“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依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

梭罗则如是说“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我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的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世纪过去。”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笃定的心念,即便耄耋之年,生命也会透视出淡淡的光彩。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