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两边辽阔的绿色草原上 弯弯曲曲的小河在缓缓流淌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从兰州出发,过了夏河不久,就到了藏传佛教非常有名的拉卜楞寺。这是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寺院,属于藏传佛教的格朗派,里面有六个佛学院,有很多佛教弟子在这里修习。寺院外围有长达几公里的转金桶,顺着学院的外墙一字排开,到了拐角处还会设置一个大的转金桶,不论是游人还是信徒都可以一路拨着转金桶前行。

学院里面大多数地方是一排排的平房,供僧人住宿。几个供奉佛像的大殿都散发着历史的陈旧味道,特别是走进博物馆,看着眼前几百年前活佛使用的法器,闻着大殿里浓厚的陈腐气息,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几乎要窒息的感觉!

出了寺院,站在外面的夏河边,清澈的水流哗哗流淌,才可以让人轻松地长舒一口气。

过了夏河县,继续南行到碌曲县——眼前突然就开阔起来,而且越走山势越缓,山坡越绿,湛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阳光的照射使两边的山坡形成不同的亮色与暗色,淡黄的草场之上羊群像白色的小花又像满天的星星一片片开放在眼前,牦牛更像黑色的水墨画也在山坡上移动着变换着——大美甘南此时开始展露她迷人的风采!

公路两边辽阔的绿色草原上,弯弯曲曲的小河在缓缓流淌,草场逐渐延伸一直到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又不断以黑色白色图案点缀其中,正前方的远山就像一个特意描绘的水墨背景,车行其中感觉就是走在一幅不断变化图案的巨大的地毯上,满眼都是美,举目皆是画!

大美山川,美不胜收!

第二日——多美郎木

郎木是一个小镇,小到石板街就是车行路,而且非常狭窄,很多地方刚够两车避让。街上的店铺身后都是大山,根本没有任何后路。但这个地方却是一街两省,一半归属甘肃,另一半则归属四川,中间以一条小河为界!这个小镇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格鲁派的寺院,就叫“郎木寺”,而郎木寺之所以出名,更多地却是因为这个集多种美景于一地的郎木镇。自然风景的外在美丽,宗教文化的内在神圣,两者相辅相成,于是郎木就成了甘南游人必去的旅游胜地!

郎木的自然之美,必须要站在郎木寺的高处才能欣赏得到。站在寺院的高处望去,南边是青灰色的高低错落的绝壁,冷峻严肃的面孔让人心生敬畏;西边的远山上是墨绿色的森林,旺盛的生命力让人充满希望;寺庙的北面不远处有一个小山头,据说是当地的天葬台,阴森的联想让人顿生畏惧;最东边是鳞次栉比高高在上的殿堂,让你感觉只有匍匐膜拜在佛的面前,才是人生最安全最幸福事情

郎木寺的宗教魅力,一是来自于金碧辉煌的庙宇与精美绝伦的殿堂,二是来自于寺内僧众自身对佛教的尽力传扬。据说,郎木寺得到巨商赞助,所以,寺庙的屋顶不但金光闪闪,而且殿内的佛像与装饰更是精美绝伦,与陈旧破败感十足的拉卜楞寺形成鲜明对比。更重要的是,郎木寺僧人对佛法的执著追求,更是让人看到了宗教的活力,感受到了宗教的魅力。我们去的那天,郎木寺的几乎所有僧人,上至活佛下到十几岁的小徒,都正一起聚集在殿外“辩经”。从僧众们打坐的位置以及穿着打扮看,都非常讲究,参加辩经的僧徒也很认真很自然,持续的时间更是非常长,我们刚下车时他们就在辩,我们要走的时候,他们还在辩……虽然郎木寺的僧众年龄差距大,人数也不多,但他们对佛教的执著追求却让每一位游人都心生敬意!

第三日——壮美扎尕那

扎尕那是一个藏族人聚集的小山村,要不是通了公路,有游客前往,那里绝对只有偏僻荒凉落后闭塞。但是,不知道是在哪一天,又是哪个人突然发现,扎尕那的特殊地理状貌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一定会让已经厌倦了高楼大厦的城里人趋之若鹜,于是公路通了,庭旅馆有了,观景台停车场也建了——全国各地的游人开始蜂拥而来。

早晨,天刚刚亮,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大客车接踵而至,山下的停车场很快满员,山路的两边开始形成汽车长龙;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列队出现在山路上。进来早的,住在村里的游客开始开着车顺着山路到山上的观景台观景。我们上去的时候,因为晚上刚下过雨,而且早晨还下着小阵雨,所以车到最高的观景台时,大雾笼罩,只有最高的山峰露出头,其余一概看不见。当我们无奈地下到第二个观景台时,大雾竟然散去,各个山峰的不同姿态清晰呈现。因为扎尕那是一个坑状地貌,周围群山环绕,而且山峰高低不一,各具形态,所以举目四望,美不胜收;加上云遮雾绕、山上树木丛生,所以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景色变换不断,就算是身处一地,就算是快门连摁,景象也各不相同。何况你转个身,或者换个地点,那便又是另一番美景——怪不得看到好些摄影爱好者,将“大炮筒”固定在支架上,自己身穿厚重的防水防寒户外装,静静地等待虔诚地拍摄!

壮哉,美哉!扎尕那——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