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如果早上六点前有人敲门,我不用想就知道是大姐。
门响的时候才早上五点半。我知道那一定是我姐姐。当我打开门的时候,我笑了。是我姐姐,右手提着一个巨大的红色塑料袋,很重。
她已经吃过早饭,从乡下来到城里买肉菜。其实她是在想借口给我们送菜:“现在吃的不多了。我做的菜真的是绿色食品,连化肥都不用,也没有生长素。”
“这么热的天,别跑这么远来送饭。”我把温水放在我姐面前,劝她不要再担心我们的素食了。
大姐说,“不热。这是什么热度?那时候我们还在太阳底下的田里锄地,下巴上都是亮晶晶的盐粉。这是什么?”大姐笑着告诉我,上次来送饭,家里没人。她把食物拿到市场上去卖,得到了两磅猪肉。
我笑着问她:“没秤没零钱怎么卖菜?”
“估计堆卖了,大致给点钱,不能扔掉,舍不得。其实能卖六十多块钱。所以我现在来早了。这样不会影响睡眠吗?”
“姐说去哪里,你都走了这么长的路了,我还怎么睡?我们也起得很早,吃了早饭。如果你晚一点到达,我们就真的都走了。”我总是很早去上班。首先,我已经养成这个习惯很多年了。第二,为了错过上班高峰,走路方便。
“要早睡早起,爸爸妈妈在世的时候都恨我们懒。”我大姐的地已经全部开发了,但她从来没有闲过。她带着孙子,在城市边缘种菜,一年四季都很忙。
怕我姐说她爸妈去世了难过,我马上转移话题:“姐,你没地了。菜都种在哪里?”
“都是填海造地,种在开发区的空地上。可惜荒废了。我曾经以为,不用种地的时候,就不会苦了。唉,如果真的没有田,我觉得贵。”
现在大姐和孙儿大了,她又回到了社区,还在到处找闲置的土地开荒种菜。
这几次我姐反复通知我:“以后可能没你的菜了,建了好多工厂。我新种的菜都被压平了。”但大姐毕竟总能在厂与厂的交界处找到缝隙,插上绿,收获一把,清晨从乡下走来。
聊了一会儿,大姐赶紧起身离开:“我不耽误你了。我得去工作了。我买一只鸡一只鸭就回去。”他们不能吃没有肉的菜。“他们,我指的是她的孩子和孙子。
打开大姐带来的塑料袋,里面是一大捆空心菜,八个大瓜,一大堆韭菜,青椒,豇豆。都是脆脆的,还滴着水。
我姐已经六十岁了,年纪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小,所以我知道总有一天这些又脆又绿又嫩的蔬菜真的会成为最后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