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索索的往事和独特的味道 至今令我永难忘怀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农历三四月,乡下人都面临着不结婚的窘境。 于是,大人们就想尽办法找一些能填饱肚子,能喂饱孩子东西。 像洋槐花、榆钱、四季豆、豆芽、野菜等。 只要能充饥,就没有吃不到的东西

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唯一忘不了的,就是妈妈给我们做的麦索索。
一想到麦索索的美味和香甜,我的唇齿间依然挥之不去
麦索索,就是小麦裹浆后,长到黄黄的颜色时,我妈基于几户饥民的无奈,提前把自留地里的麦穗割下来,放在铁锅里,炒到熟了,用手磨掉麦麸,去掉麦芒屑,留下青黄色的麦粒,再落在碾盘上碾成粉。 我拿着滚筒,猫翘着腰,撅着屁股,推着沉重的滚筒,转了一圈又一圈。麦粒被滚筒碾了一会儿,被碾成不规则的麦饼,有稀疏的电缆。 这时,麦粒的清香已经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 我忍不住偷偷抓了一块塞进嘴里。我越嚼越香。我越用力推滚筒,滚筒转得越快。 这时候我妈就会嗔怪的说:“等磨房一过,我就知道你又偷了麦索索。” 我不发一语,只是偷偷地笑。 【/h/】现在,母亲已经去世多年,我们家境殷实。我们衣食无忧,青壮年离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麦索索的往事和独特风味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