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借钱风波 我表示事不过三

  • A+
所属分类:网络文章

忽一日,姐姐向妹夫借钱,妹夫爽快欣然应允。翌年,连襟又来借钱,连称“手头太紧,儿女众多,还要建设,负累太重”。妹夫面有难色,勉为其难,掏出塞入给一些钱。第三年,姐姐又来借钱,并称“自己脸皮实在太厚”,此时妹夫脸色凝重,连连摇头,就算姐姐一脸乞求我见犹怜,但妹夫心如磐石,不为所动,连称“手头无余钱”。

领导在台上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唾液星儿四溅。主要讲三点。第一点,门生故吏心腹,还有一般下属眼睁睁看着;讲到第二点,大昏昏欲睡;第三点才开讲,大家酣然入梦,鼾声大作,说不定还有的成为那个“槐树王国驸马”的“南柯一梦”。

四川人小会在汕头市梅溪河边“结庐”垂钓。他告诉我“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其实好去处就是在人家已经拆除的鱼棚废墟上,利用朽木和烂铁置搭了一个高脚架,上面垫几块已经腐烂的破木板,把鱼竿架起,鱼线挂着鱼钩,鱼钩穿着鱼饵,顺手扔进溪流中央随波逐浪;人躺在破木板上,看天上云舒云卷,白云苍狗,候鸟成行,时序更迭,人事变幻,惊鸿横掠,燕雀跟随,乌龟西坠,玉兔东升。

躺在废旧鱼棚上钓鱼,其实就是“虽在渊上而没有羡鱼情”。这是一种心情,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一种境界。怪不得有人感叹:以有所求之心,求无所得之果。

但小会前十天每天必来,第二个十天偶尔瞧瞧水面,观测鱼情,第三个十天难觅其踪。

鵷飞鸾动,猬锋螗斧,兀兀穷年,左书右息,舳舻千里,貊乡鼠攘,啐啄同时,横槊赋诗,苌弘化碧,谢家轻絮,髀肉复生,米珠薪桂,铢积寸累,尺泽之鲵,肥马轻裘,薰莸异器,嗜痂成癖,逐臭之夫,拔葵啖枣,雁默先烹,贯朽栗腐,扬风乍毛,鸾跂鸿惊,币重言甘……汉文字之汪洋恣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知一漏万;其韵味之隽永,积淀之深厚,高深之难测,略见一斑。虽穷经皓首,也管窥蠡测,微不足道啊!

文化历史人文与数词“三”大有干系;就以“事不过三”一词来说,其包天纳地的容量、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诠释,实在令人目不暇接;其美感同样令人兀兀穷年回味无穷历久弥香。

汉人有“永嘉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变”时期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从而使江南成为锦绣膏梁之地,温柔富贵之乡。西湖有“三杰”;即岳飞、于谦、张苍水。宋末出三杰;即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明朝万历年间,同样出了三位名人;即张居正、戚继光、海瑞……

三人市虎 ,事不过三,三五成群,三朝重臣,三山五岳,三皇五帝,桃园三义,三英战吕布,三山聚义,三足鼎立,三国演义,三秋之水,三妻四妾,三头六臂,酒过三巡,三堂会审,三读通过,三审定谳,三人行必有我师,兵分三路,三路并进,三阳开泰,三难四美,三三两两……

南陈后主陈叔宝亡故时,正好是隋炀帝大业元年。大臣请示杨广给什么谥号,杨广随口说:“好内远礼,就称‘陈炀帝’。”谁知14年后,杨广也被表亲唐高祖李渊谥号为“隋炀帝”。相似事件常常“事有过三而犹未尽啊”。

历史常常有惊人之处,原来被自己藐视、正眼都不看的人,历史上却和自己有同样的评价。这就是悲情英雄。

隋朝隋炀帝开放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怪不得晚唐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能够流传千古,只因内中饱含哲理,韵味无穷。其诗为: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成就了恒河沙数名臣,但能够将贤臣刻进民众心碑的却寥若晨星。唐开元初期,出了三位名相,即姚崇、宋景和张说。但让子民耿耿于怀的贤相却只有宋景一位。同样,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也出了三位名相,即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三位治世之能臣却没有壹加壹等于三,从而使明朝中兴,而是互相抵消等于零。所以明朝三位同朝为官的名相,当然没有一位进入历史的“贤相录”。这是不难理解的。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