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橄榄”这个词语,最初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认识的,那时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友好,有一篇文章说,中阿人民的友谊就像这橄榄树一样,万古长青,虽然几年以后,情况有了变化,但是这个美好的词语,还是刻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后来又总听到“橄榄绿”这个词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穿的服装的颜色,用以象征和平,也是一种美好的意味。但是,毕竟“橄榄”对我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既没有吃过,甚至连看过也没有,所以纵然它是岭南佳果,对我来说也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正因此,才发生了一件令我心酸流泪的往事。
那是2002年的秋天,母亲病重,住在区医院里。作为儿子,我对母亲说,您想吃什么,我给您买去,咱这有家乐超市。母亲见我孝心,就说,给我买点金桔吃吧。我说好,您等着我买去。不一会,我就来到了家乐一店,在卖水果的货架上寻找金桔,可是转来转去,怎么也没找到,就问服务员,有没有金橘。服务员说没有。这无异于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妈想吃的东西,怎能没有呢?这不是诚心跟我过不去吗?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又不甘心空手回去,就问什么水果好吃,服务员就给我推荐了“橄榄”,说它是岭南佳果。这东西我没吃过,既然服务员这么说,应该是好吃的东西,于是买了几个拿回去,让母亲品尝。可是母亲才尝了一口就放下不吃了,说又澀又苦。病痛已经使母亲很痛苦,偏偏又吃了我买的苦橄榄,母亲心情很不好,说不吃了,拿回去给孩子吃吧。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本来想让母亲尝尝新奇的水果,却反而增加了母亲的痛苦。我拿着那橄榄果,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抹着眼泪,一气之下,把那所谓岭南佳果,扔在了路旁的草棵里。母亲不久就去世了。从此,橄榄也成了我忌讳提到的水果。
时光荏苒,转眼母亲去世已经十六年了。在这十六年里,每逢祭祀之日,我总是记起那苦涩的橄榄和未买到的金桔。曾因人家吃金桔,而自己流泪,并使金桔成了自己的禁忌水果,至今也不吃。至于橄榄,自那年被我扔掉后,我与它再也没有接触,既不想见它,更不想吃它。谁让你给俺母亲增加痛苦呢?直到今年暑期,我在家里读书,读郑板桥,才彻底改变了我对橄榄的看法。
是的,今天上午我读“中国名人大传”《郑板桥传》,提到板桥在潍县作画常署名为“橄榄轩主人”,说这是颇含深意的。然后便作了如下解说:橄榄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常绿乔木,《本草纲目》卷三十一“橄榄”条写道:“其味苦涩,久之方回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又说,北宋王禹偁喜臧否人物,遇事敢言,任左司谏等官,八年三黜。曾作《橄榄》诗道“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读到这,我被这深意打动了。意识中朦胧的又开始喜欢这岭南佳果了,甚至真的想尝尝它,尝尝它先苦后甘的回味,甘之如饴的美感。可是,这种果子毕竟是物以稀为贵,虽然满城区的超市,却从未见到过它的影子,恐怕还真的难买到呢!但令我欣慰的是,读上面的文字,既使我了解了橄榄的真面目,它的真正高贵的方面,又令我消除了十几年来对母亲的内疚之感。当年我确实是把岭南佳果买给母亲品尝的,但由于无知,母亲没有品到橄榄的真味,我要是当年明白这些就好了。
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是复杂的,对事物的认识不要仅停留在表面,应该善于认识他的本质,不然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带来长久的遗憾。
啊,母亲!我多么希望能提一篮鲜橄榄,送给您,让您慢慢品尝,品出这先苦后甘的美丽味道。可是这永远不可能了,就让我把这作为永远的念想,慰藉您的魂灵吧!安息,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