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像从苦涩中焙制出来甘冽清香的白茶

  • A+
所属分类:世间伦理

深呼一口气,我再次戴上我的凤帽,这是畲族标志的凤帽,由银片和珍珠层层装饰成高耸的凤帽,乍看上去非常醒目耀眼

今天是漳州各方文人聚居众望书城举行每年一度的“给春天读首诗”的活动。从简前辈组织的人员名单看,来的都是各界的大咖,我穿畲族的凤凰服参加诗会是不是太突兀了。看着镜子里一个畲家妇女的模样,心里忐忑不安。此时,耳边响起小芬妹子鼓励我的话,“大姐!加油!坚信可以的,因为你是做公益,为别人,不是为自己。相信自己!”我看看手边带来的洋边村畲民自己炮制的茶叶样品,我想起了洋边那满山翠绿的茶园,想起了钟大哥握着我那满是茧子、沧桑而厚实的双手。是的,我为什么而来!我为春天读一首诗而来,我为洋边村的春天而来!

洋边是霞浦县盐田乡的一个畲族村,也是我工作单位的一个扶贫挂钩点。记得第一次是跟我局的阮副局长一起下去走访贫困户。简陋的两层砖木结构老屋,第二层由于没钱完工,中间那敞开的楼板空空如也,犹如一个豁了两颗门牙的老妪寒碜地站在众人面前。在回程的路上,阮副局长同情地说“这一家四口,三兄弟守着一个寡母过日子,寡母年近耄耋,因为穷,都没有娶上媳妇,农闲到外面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前几个月,老三因打工不小心把腿摔断了,治疗又花了好多钱,如今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陪陪老母做点轻体力活。”之前那豁了牙的老屋已经使我惊讶不已,没想到他们的近况是如此的糟糕。

第二次到洋边村是党建学习并慰问贫困户,那天当我把着沉重的大米和油递给白发苍苍老奶奶的手里的时候,心里蓦然升起一丝愧疚。从老妈妈那默然的表情,我读出了无奈和麻木。在回来的路上,我和钟村长聊起村里的情况,这里属于山区,茶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每年的茶青收入是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里污染少,空气好,水质好,维度适中,是霞浦县白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可是茶青收购的价格不及成品卖出去的价格。从村里回来后,如何让好品质的畲家白茶得到世人的肯定,从而拉动村里的经济,脱掉贫困的帽子,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头脑盘旋。趁着回家探亲的机会,我带了村民自制的一些茶叶到市场推销。没想到几天下来,这些手工焙制的散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村里剩余的茶叶都被包圆了。漳州一枝春的电商,山东的茶商都约好开春来洋边看看。我似乎看到了洋边百姓唱着畲歌采茶的美景。

回到霞浦我第一时间和村长取得联系,并把情况向局里领导作了汇报。针对当前茶厂遍地,福鼎白茶声名在外的情形,如何走一条适合本村实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几个人几经考量,这件事还得村委开会讨论作决定,大家同意后做个文案,我记得是2019年12月26日晚村长发了一张村委们举手表决的照片。看着照片里那些苦了半辈子的村民代表举手表示要走一条自己的路:在农村合作社牵头下,以寨下村为试点,走手工制茶的发展道路。2020年1月2日,村长发了一张工地动工的图片。天!他们这么快就干起来了!当时我在老家,周一回到局里,我赶紧派车到村里,查看现场。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事已至此,唯有鼓励增强信心。临走时再三交代他们做好各方面的测算,写个文案给我。第二天,我拿到了钟社长送来的预算书。四十三万!村民自筹15万,缺口30万,如果还急需购进压饼机,也要缺口20万。当今社会20万对一些人来说,也许是九牛一毛,可是对于贫困村的老百姓,靠收茶青营生,年收入才一万多块的家庭,那是个大数据。资金从哪里来?我上报局里,大家都叫停止。那一天,很冷,我和村里三个带头人在办公室商讨了近三个小时。干与不干?

干,面临着很多问题:资金、管理、质量监控、销售等等,此外风险重重,如果失败了,谁来承担?不干,很简单,不外乎损失万把块的推土钩机的钱。但是,如何跟村民交代?此后谁的话很能听?”干!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村长在沉默了一会后,斩钉截铁地激动了傍晚的夕阳,那道夕阳从过厅的窗户涌进,透过门缝打在我的脸上,我感到脸上热辣辣的。

“对了,上次县里一个领导到村里视察也说,我们要发展自己的产业才有出路。”

“是谁,那个领导?”

“太好了,我们立刻去找她,听听她的意见,寻求她的帮助。”

我看时间,已经五点,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我和村长急冲冲往县委里赶去,很不巧该挂职领导已经回原地了。冬天的夜幕总是早早降临,我们从县委出来的时候,街灯次第亮了起来。刺骨的寒风似乎没有把我身边这憨厚实诚的村长咋地。望着他远去的山一样的身影,我耳边回响他的话“我吃过很多苦,那年到深圳打工,一天只吃一顿饭,我也这么过来,我相信有坚定的信念再难的事情也能办成!”

很惭愧,我其实没有他那么坚定的信念。那天夜里,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在宿舍里辗转反侧到天亮。头脑有两个我在不停的战斗:

“算了,你只不过是挂职的,来这里过过场,干嘛给自己找麻烦。”

“这是一村人的希望,他们好不容易想自立勇气和信心。你一个人说不干就不干,那村长呢?村民呢?”

“你没看所有人都反对吗?这里面的难处你没预见吗?钱,从哪里来?即便手工作坊建立了,谁来管理?质量谁来检测?销路怎么打开?等等等等,你懂吗?你能保证一切都能成功?”

“是有困难,但总要迈开第一步,如果没有这次迈不出去,以后永远迈不出去,村长、书记的工作就更难做,村民的信心和勇气再想建立就更难了。”

“算了,你业务也不懂,不要给人家惹麻烦了,你看不出单位领导的意思吗?还有半年你就走了,谁来接手你的工作,谁愿意接手你的工作?”

……

天知道,我整夜是怎样熬过来的,直到天发白,我头疼欲裂。早上八点,龚副局长打电话过来,我才想起,呀,还得下乡对企业进行节前安检的检查。匆匆梳洗一下,喝了瓶牛奶就赶过去。

第一站是柏洋,提到这个地方心有余悸,因为上次为了智能图书馆的落地,我到过那里,这里还是霞浦海拔较高的地方,属于第一阶梯。其实也不是很高,就是一路上几乎要盘山而上,主要是我体质不好,那次下来,嘴唇发紫,呼吸不畅,脸色全变。这次更严重,还不到半路就支持不住了,同行的小邓问我怎样的时候,我几乎虚脱,也许他被我无力的嚅嗫“我快死了”给吓坏了,中途叫司机停下让我休息,还把前座让给我了。艰难撑到目的地,下车的时候,脚如踩在棉花上,轻飘飘的。柏洋这边的企业主要是茶厂,也许我真的魔怔了,一听与茶有关我就来劲。见到做茶的老板,我都会问,“你茶青够收吗?你们有对外加工吗?”。终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遇到爱心人士卓总、汤总,他们听了洋边的事,都愿意帮忙,尤其汤总他非常义气地说,没事,明年的茶青他全包了,有了这坚强的保证我心里放下一个大石头。其实,这也是我昨夜想的第一步。还没条件建加工厂的情况下,一、招商投资,二先让当地企业支持村里的产业,起码保障收购的产值,让百姓先提高经济收益,口袋里有钱。为了感恩两家企业无私支持,这次我带上他们的产品和洋边的手工茶回家乡推介。

离开霞浦前一天晚上,我还接到在上海的陈总、山东的李哥他们都说等到春暖花开,洋边茶叶开始采摘的时候下来看看。我想有这么多热心人,这么多爱心人士的支持,我没有放弃的理由。

“我有坚定的信心”村长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是的,不是说要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吗?我本畲族,我为自己民族做事,害怕什么?我似乎看到洋边百姓热切的目光,加油!蓝!我挺直腰身,坦坦荡荡走了出去。

2020年1月18日晚,在漳州的诗会上,我给每个诗友沏上了洋边的白茶,唱起了畲歌,说起了洋边,还有畲家的故事,我很自豪!明天要走的路还很长,也会有很多风雨,但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就如手中甘冽清香的白茶不也是从苦涩中焙制出来的吗?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