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我的家乡 那是花的海洋愿花香四季飘荡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泡桐花开,那是家乡的颜色。粉粉的,白白的,紫紫的,那是花朵的海洋,飘香的世界——村子很小很小,小得已经微不足道;它被花香陶醉了,卷缩在迷人的深处。
出了我家胡同口,就是一条大路。路不会表达,也不会说话,但有它人们可以去了解外面缤纷的世界。
它,是村内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之路。支边那天父母就在这条路上送我。特别是母亲,跟着车送了很远很远......直到一切一切都被泡桐花丛所代替……我感觉到自己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孝......
这条路呀,不知通往了多少人的梦想与信仰!
春天的太阳,一天比一天勤谨。早早地露出她那彤红彤红的脸庞,在村东树缝隙中羞靥的躲闪着。沉睡一冬的昆虫,偷偷地爬出洞穴,玩耍个通宵达旦,到处乱飞乱撞。见到太阳出来了,它们才一个个消停的躲起来,也许是生怕被别人看见了遭之嘲笑。偷偷的,羞羞的,在院子内墙角旮旯里拱来拱去。几只母鸡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下的树,又扭又拐的在那儿挠啊挠,不放过任何一个洞穴,若发现有昆虫从头上飞过,就会轻盈盈一跳而起,忙活着属于自己的殷勤地早餐
“饭做好了,才起!?洗洗脸,你去吧!”妻子见丈夫迷迷瞪瞪从床上爬起,便把碗筷在桌子上摆放整齐,又说:“今天就要走了,去叫叫他们,平时里都玩得不错,喊来坐在一说说话儿,不然的话以后见面机会就少了。”
丈夫看了看妻子,见她心急得唠唠叨叨个没完没了,于是脸也没洗上一把便出了门。是呀,要上新疆,支边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与村里要好的人一起吃吃饭,告个别是有必要的。丈夫看了看妻子做的一桌子菜,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那,明白这是一件比较认真的事情
的确,一桌子牛肉羊肉啥的饭菜,平时在家很难吃到,今天这日子特殊嘛!

跑了一大圈子也没有喊来一个人,只是自己无精打采的回来。也许是因为之间关系要好,根本就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也许是因为之间关系特殊,有着很多很多的话题该说,一会半会讲不完;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家等,无论如何,反正一个人影也没有来。眼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一家人都没有动筷子一下。
“我说呀,到了地方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孩子还小……”母亲这时匆匆赶到,丈夫让着她坐下吃饭。可是,母亲一句话没有说完又匆匆离开。刚到院子中央处,她回头又说:“在家千日好,出外当时难;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事事都要多长个心眼!人生地不熟的可不像在家里。”母亲她还是像没有把话说完又走了。
丈夫不由自主地跟了出去。可是母亲一路小跑,撵至大门外,胡同里早已没有了影踪。然而,却看到父亲他巢手正蹲在胡同口,两眼直直的看着延伸出村的那条大路。
是呀,村里人若出门就要从这里出发。能通往镇上,那里有更宽的马路,路上通往着客车(公交车),从那儿又能通往外面更远的世界。镇上通车是后来有的事情,父母可从来没有坐过那汽车。“大(豫东人对父亲的称呼),饭都凉了,快去吃饭吧!”
丈夫催促父亲,父亲听到了,他静静地听着,头也没回,却摆摆手说:“你们先吃吧,我不饿。”声音很小,勉强听见。

丈夫心中很乱,漫无目的地又回到家中。不知道时间过得是快还是慢,这时母亲又慌慌张张跑进。一双皴裂的手,紧紧地抱着那用布衫襟兜裹的东西,生怕那主贵的宝物滑落。嘴里不停地念叨说:“有了不可浪费,没有不可苦省。看看看看!这一大早煮的鸡蛋,差点给忘记!这可不能忘喽,带着在火车上还吃嘞?!”
母亲自言自语的还没有进门,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在大门口犹豫一下,急忙进屋放下鸡蛋走了。太阳不知不觉爬上了屋顶,照得丈夫浑身无力,堂屋内桌子上的饭菜还是没有动筷。两个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一大早就从床上爬起来,看到大人都没有吃饭,也就懂事的站在那儿。也许是外出远门的兴奋,根本没有了食欲。丈夫还是无目的地在屋里屋外来回踱步,不时地看看这满桌的菜。有孩子问:“爸爸,去新疆那儿很远吗?”
这时已经走到大门口的母亲,听到孙子说话,便停下来脚步回头看了看孙子说:“傻乖乖,上新疆能不远哤!七八千地嘞!可远了!没听人家说吗?!以前的人若犯了错误,做了坏事等,好家伙就送到那边儿去。那么远的地方,遛地蹦是回不来的,如果你敢偷偷的逃跑,那些坏人不渴死也要饿死路上。”母亲像是把了解新疆的情况全部讲与孙子听,她停了停又说:“现在好了,坏人少了。又有了火车,飞机啥的,可方便了,听说坐车三五天就到了地方。只要把奶奶煮的鸡蛋带上,在车上饿了就吃,饿了就吃,那多好呀?舒舒服服的。”
丈夫和妻子在一旁都笑了,心想母亲整天待在家里知道的东西那么多,也许她心疼孙子有意多说几句话罢了。妻子上前插话说:“没事的,娘您就放心吧,他俩都大了,懂事儿;再说,我拾花时去了好多回趟了,放心,放心,没事的!”

母亲知道自家的孩子要去做什么,那是责任的担当,那是忠孝的历练。母亲心中很清楚,明镜似的,便笑了笑说:“俺放心,咋不放心呢!到了地方千万千万不能把上学耽误,好好供他们学习,等考上大学才有出息!”说到这,母亲走开,也许又想起了什么。
妻子目送着母亲,又看了看丈夫,会心的笑了。常言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嘛!可是好儿郎志在四方。
远处,隐隐约约有车辆的轰鸣声传来,一定是送我们的三轮车,丈夫和妻子一起出门迎接。车是妻子的哥哥家的,他亲自驾驶着要送至火车站。胡同口父亲见车来了,就站起身,严肃的让着要求去进家中吃饭。妻子的哥哥不是外人,他把车停放稳妥,又看了看天。说:“表叔,天不早了,还是抓紧时间赶路吧?还有行李啥的,先装车,先装车……”
三轮车是农用的,四面都粘贴上了标语。“热烈欢送赴新疆支边”,“专车专用去屯垦戍边”等。一家人都出门迎上。妻子示意丈夫去掂行李,车上本来不宽敞,拖家带口的把行李一一摆放妥当。人就坐在行李上,孩子居中,大人在外面,这样更加安全稳妥。
邻居堂婶出门跑来,大概是车响的惊动。把一兜东西放在车上说:“乖乖儿,上新疆这样就走了,看看婶子也没顾得上给买点东西来,这兜带上在路上让孩子垫补垫补。”堂婶是个热心肠人,两眼模糊着又说:“小啊,到了打电话,哈?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孩子哈?”
堂婶住得近,这次上新疆没想告诉她。因为她待人特别亲热,知道心疼人。然而今天还是让她知道了,妻子接过东西说:“哎呀,我说婶子哎,您出来干啥呀?又让您挂心了!没事,没事,不用挂念,放心,到地方我就打电话,好吧?”车要走了,哥哥要求在车上坐稳,妻子又忙说:“好了,好了,婶子回家吧,放心,放心。没事,没事。出去见见世面,锻炼锻炼以后我会回来的,这儿永远都是俺的家!”

车刚启动,母亲又慌慌张张跑到车前看了又看,像是领导检查工作一样,是否能够发现哪儿有不合格地方。在车行李间寻找着什么?不大一会儿她却又匆匆离开,边跑边回头看看,看样子担心的是怕车走。妻子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明白这是母亲一直放心不下。于是就恳求哥哥赶路算了。便说:“走吧!走吧!还要赶火车,不用等她。”
车走了,父亲仍然在胡同口蹲着。眼睛一直盯着我们,妻子抬手示意让他回家吃饭说:“大,俺这都走了,您回家吃饭吧,饭菜都在桌子上面放着,回吧!”丈夫也挥挥手,示意告别,见他蹲在胡同口一动不动,于是扭头把视线移开,好像是仔细地去看看这平静的村庄;看看这将要离开而熟悉的树木、房子等,这里的一切一切。
堂婶没有动,父亲也没有动,只是这农用三轮车在不停的转动,颠簸。丈夫和妻子不停的摇手示意让他们都回家,这时父亲慢慢地抬起他那双粗糙的手,颤巍巍地向上抽了抽头上所戴的帽子,那是一顶早已褪色的灰蓝色中山帽,又努力八节地挺了挺那驼弯的背腰,缓缓地从灰蓝色的中山褂兜里摸出手绢,偷偷地擦了擦双眼。那样子是怕我们看到。
父亲他,努力着快快从眼前挪去手绢,挪开他那布满沟壑的脸颊。丈夫再也不想看了,可是父亲又像是使劲地抬高自己的头,也许他的努力才能看得更远一些。丈夫狠着心,还是把视线移开,无目的的四下看看吧!

车越来越快。就要走出村口,母亲追来。车没有停,那是因为哥哥驾驶时无法知道车后,母亲在车后追了很久很久。丈夫眼睛模糊了,抬头仰望着天空,他知道那是母亲的牵挂。
天呀!不知道啥时候太阳已经爬升得这么高,直直照射着头顶。
我们要走了。丈夫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是啊,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的一粒尘土,一棵小草,一株树木,所发出的气息都是那么的清香,都是那么的难忘。车上,环顾四周,这里的一切一切是多么的熟悉,瞬间又变得是多么的生疏。
我们要走了。村里没有什么人送行,因为我们没有去告诉更多的人。这些年,村内的人本来就少。壮老力们,纷纷外出打工,家里竟是一些老人孩子;几个没有眼力劲儿的家伙,大伙称呼为“老楦核”,打工没有人愿意带上他们;还有几个小生意妖们,成天个东奔西跑的,鼓弄着自己认为能赚大钱的把戏,很少回家;就数着那几个天生的官料干部了,他们甘心情愿的为村人服务,度练得机智多谋,能说会道……
我们就要支边上新疆去了,静悄悄的走了。因为人们对远赴新疆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认识,逃难,流荡,下放,躲避等等等等,好多好多的名词术语填充着人的大脑细胞。的确有很多事实就摆在那里,昔日的流放,前天的逃荒,昨天的躲避,今天的开放,谁能阻止别人的思想和眼光。丈夫脑海中乱哄哄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我们要走了,也许好多人不会明白,不会理解。

“突突”......
车向前走。坐在车上被太阳照射得难受,难受得让人无法睁开眼睛。只好紧闭着双眼,过了许久还是想眯着眼睛四下的看看。突然,一切都变了,变得是那么的陌生,变得是那么的简单。那一株株,一行行泡桐树竟然开了花。有粉红粉红的,红的发紫;有粉白粉白的,白得粉蓝;白白的,红红的,眺望远方,一株挨着一株,一丛包着一丛,它们都随着车的颠簸前行而慢慢向后移动,翻转。啊!花的海洋,粉的世界!空中到处飘荡醉人的芳香!
是呀!自然的包容,天然的容颜;人们的渺小,空间的无限;放眼看吧,这一望无际的豫东平原!
车努力的在乡间土路上颠簸前行,反复的“突突”声使人催眠。一家人随着每次的颠簸而任其摇晃,强打精神,眯眼车外。路两旁的泡桐树迅速地移动着,一闪一闪而过,脑海中漫无头绪的想了很多很多。一阵微风吹过,它自由的在路旁麦子地里撒欢打滚,不时地涡旋出一波又一波的涟漪。突然有几只昆虫飞出,像是麦浪绿波惊醒了它们,是大毛贼?是小黄蜂?是金苍主?反正都叫不清什么名字的昆虫,也许是车颠簸的惊扰,也许是风的无意翻到,也许......它们无精打采的胡乱地飞上一会儿,便迅速地钻进麦浪之中隐藏起来。

车子拐了个弯即是柏油马路,速度就会更快。路就在脚下,人活着不能没有梦想。理想和信仰同样是人前进的方向
母亲追赶在车后,那是牵挂的地方!
我离开了您,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离开了您,请爹娘原谅,祝您永永远远身体安康!
思念我的家乡,醉人的泡桐花今年是否如期的绽放?
思念我的家乡,那是花的海洋,愿花香四季飘荡!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