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就裂头开花 萝卜也成了净影萝卜

  • A+
所属分类:网络文章

刚到净影寺的第二天,景区的领导为我们接风洗尘,特意准备了一桌丰富的野宴,安排在净影寺广场前的一家乡野风味小吃店里。野宴名符其实,都是本地的土特产,像油炸野菜丸子、净影蜜汁山药、鸡蛋抱山韭、山茹肉片、木耳肉丝,青炖野鸡,红烧野兔,望着琳琅满目的美食,我应接不暇。
在领导的推荐下,一一品尝,感到每道菜都有特色,都有风味,酒喝半酣,小吃店的老板娘轻盈地双手托来一盘青红白三色相间的凉拌菜,一看色泽,食欲大开。
景区领导说:“这是净影萝卜,爽甜脆,是净影寺的土特产,别看貌不惊人,净影萝卜在明清时期都是贡品,萝卜水灵,食后无渣,在月季大酒店里,江泽民总书记在九五年视察焦作时特意上了一盘净影萝卜,到底咱近水楼台先得月,净影萝卜货真价实而且新鲜,说话间,领导们让我尝尝净影萝卜,在吃腻了大鱼大肉时,夹一口净影萝卜,水灵灵、脆生生、甜滋滋,满口生津,还真的别有风味,边尝净影萝卜,领导们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在我们净影寺有个歇后语:净影寺的萝卜-----干脆。
翟慧生是净影寺旅游公司的老总,翟总说:关于净影萝卜的来历,我们净影寺还有一个传说,接着翟总向我们娓娓道来:“唐朝时,由于净影寺的和尚作法,使皇姑误入了净影寺,当皇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座寺院里,身边站着许多小和尚,惊恐之中羞愧交加,感到无脸见人,就吞金而亡,化作了净影院中的皇姑蜂,至今净影寺流传着皇姑蜂的传说。再说当朝的皇姑,朗朗晴日,突然刮了一场怪风,风过了不见了皇姑,皇帝忙差人寻找,但哪里还有皇姑的影子,皇帝请巫士卜卦,算的皇姑在太行山上的净影寺里,但皇姑已死,化作一座山峰,皇帝听了恼羞成怒,立即发兵包围了净影寺,净影寺的老和尚看到官兵压境,心急如焚,为了保住小和尚的性命,就教了小和尚的一种遁地法,待官兵到来之时,让和尚们躲在地下,希望逃过此劫,官兵们到来发现净影寺空无一人,恼怒一下放火烧了净影寺,这就是流传很广的火烧净影寺。老和尚站在云端,看到净影寺被焚,心如刀绞,感到小和尚们再也无处安身,就大声叹道:净影寺罢了。老和尚的意思是说净影寺完了,哪知老和尚是站在去端里说话,声如洪钟,一下振得山川激荡,官兵们听了净影寺罢了,以为是仙人指点,把净影寺耙了,于是就找来铁耙,套上军马,把净影寺漫山遍野耙了一遍,这一耙地下立即传来“哎哟、哎哟”的叫声,原来遁藏在地下的小和尚全被耙齿耙破头骨,命丧黄泉,小和尚们死的太冤,阴魂不散。第二年春天官司兵耙过的山上长出了一棵棵酷似人头的萝卜,不但像人头而且顶端还裂头开花,人们知道这是小和尚被耙过头的缘故。一年又一年,萝卜长了又灭,灭了又长,越来越水灵越来越甜脆,食之生津开胃,直到后来成为贡品,被称作净影萝卜。
听着翟总的故事,品尝着昔日皇家贡品净影萝卜,我感到此时品尝的不但是一种美食,而且还是一种精品文化
最后一道汤菜上来,还是净影萝卜,不过这汤菜是乡村野味小吃店的拿手菜:净影萝卜炖排骨,金黄的汤,粉红的排骨,青脆洁白的萝卜,配上火红火红的辣椒,一阵阵香气袭来,令人垂涎欲滴。
老板娘说,净影萝卜炖排骨是俺们小吃店里的招牌菜,炖时一定掌握好火侯,待排骨炖烂了,骨头缝里的软组织溢出流油,汤变黏稠金黄翻滚发白,再放萝卜。萝卜要炖透,但不能太烂。净影萝卜排骨汤春夏养胃,秋冬去寒,延年益寿。
好一个净影萝卜!真的还有这等好处。
于是,众人喝汤中又谈起净影萝卜裂头开花这一怪现象,都说曾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省科学院的也来作过调查,却没有圆满的解释,至今仍是个迷。
有许多人把净影萝卜拿到外面去种,净影萝卜到了外面跟普通萝卜一样,不裂头开花,净影萝卜也普通了。外面的萝卜拿到净影寺来种,当年就裂头开花,萝卜也成了净影萝卜。后来,人们归纳了一下,是净影寺的水土造化了净影萝卜。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