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所有的长辈中,我最敬重的就是外公。
外公是个文人,两袖清风,一生清白做人。他正直善良,性情十分温和。外公做对联,写得一手好字,笔法遒劲而不失风雅。他也是一个会计师,常年在外工作,经历风风雨雨,为人却十分低调。他从不奢侈浪费,不花一分冤枉钱,把所赚得的都攒下来,贴补家用,培养舅舅读大学,盖新房……
印象中的外公,慈眉善目,宅心仁厚。从小,他就教育我要热爱读书,要有真才实学,长大后谋得一份稳定的职业。无论做人或做事,他都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日与外公共用午餐,吃完饭,我把碗搁在桌上,他看到了,指着碗说:“碗里还有饭粒。你学过《锄禾》吧,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粒粒皆辛苦啊!”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却觉得羞愧,端起碗把饭扒得一干二净。从这以后,我再也不随意浪费一粥一饭。
外公是一个很有修养的长辈,学识丰富,与他交谈,如沐清风明月。他总喜欢讲述亲眼所见的一些人与事,然后告诉我深入浅出的道理。他待人友善,从没发过脾气,更别说是一句令人难堪的话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学问与修为。在我的记忆中,外公从来没责骂过任何一个人。
外公也是一个睿智的人,慎言笃行,从不议论他人是非。每次听到邻里闹矛盾,他总是揺摇头,说:“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儿,不要太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于舅妈,他特别的宽容,没有丝毫抱怨与诘难。凡事亲力亲为,70多岁的外公仍然坚持自己清洗衣物,打扫房间,他总说:“我自己有手有脚,这些小事我做得来,就不要麻烦她们了。她们也不容易……”这是多么善解人意的一番话!
从外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一次,来市区参加培训,到舅舅家做客。入夜,我站在阳台上看风景,外公正在给盆栽浇水,他看到我,指着一个棕褐色的花盆对我说:“你看,这上面写了什么字?”我定睛一看,细细念道:“忌口则少疾,忌言则少祸。”外公意味深长地笑了:“人嘛,要踏踏实实,有自己的底线。先学会做人,再好好做事,美好的品德比能力和才华更重要。活到老,学到老……”听老人一席话,胜读十年圣贤书。我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了。感谢外公,一直以来对我用心的教诲。
后来,外公生病住院,我赶到医院去看望他。他已经骨瘦如柴了,见到我,竟有些激动,指着手里的贺卡说:“这是你表妹做的,她们希望我能快点好起来。”此刻的外公,显得特别脆弱,像极了一个需要安慰的小孩子,再也不复当初的成熟、理智和稳重。握住那双枯瘦的手,我突然觉得:外公老矣。顿时,泪意潸然。在这个时候,他特别需要家人的陪伴,亲人的温暖,哪怕是发自内心的只言片语,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人哪,就是这样,在面对生与死的瞬间,才明白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才知道一生中什么才是弥足珍贵的,值得去好好珍惜。那些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无谓的纷争……都只是过眼的云烟!
尔后,外公去世,我为此难过了许久。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未能前往白云寺参加葬礼,但对外公的思念并未停止。不久,回到大房子居住,半夜里突然梦见外公,他清瘦了好多,精神很好,仿佛年轻了几岁。我问:“外公,您来了?”他淡淡地答了一句:“嗯,我来看看你们。”他话音刚落,我陡然惊醒,亮起灯,屋子里什么也没有。四周空荡荡的,哪有外公的身影。莫非,这是托梦给我:他过得很好,让我们别再挂念。
心安即归处。
外公,愿您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人间殊途,就此别过!自此,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