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只要有沟渠河流乃至山野峡谷,都离不开与之匹配的桥或舟船,否则必然有诸多不便之处。
千百年来,老家万州虽山区丘陵之地,峡谷间、溪流河谷间都有或各类大小桥梁,或舟船轮渡,也为两岸民众生产生活跨越山间谷地或溪流河谷以方便快捷。
可是浩浩浩荡荡的穿城而过的长江,虽然给这座千载古城不仅增加了几多灵气和智慧,也以其舟楫之便,成就它成为了三峡地区重要的通江达海的商贸中心地位,成就了它在清朝后期成为重要通商口岸和“成渝万”的辉煌!
在几千年岁月里,没有人,没有技术,更没有巨资,建造一座联通长江两岸的大桥,以能实现民众“一桥飞架,天堑通途”的梦想,以致这座城市在一千八百多年建城史上,一直都只在长江北岸,依山临江而建的几条或蜿蜒曲折,或狭窄崎岖的“马路”,构成它的城市骨架和轮廓。
北岸是城,人流熙攘,交易繁荣,千帆竞发,对外交流的始发地和目的地,都只是在这北岸的几条“马路”上;南岸是乡村,即使风景秀丽、物产丰饶、产品优质,也难以迈过几百米宽的长江江面——一江闭两岸,南北(两岸)差异、南北(两岸)交流、交易、交通不便,都因这穿城而过的长江。
曾记得:就在20多年前,偌大一座地级城市,还是连接川东鄂西地区的要冲咽喉,仅有的318国道,甚至就连万州南北两岸各乡镇间,都因为这长江的阻隔,只靠着几条小舟和汽车轮渡,连接南北两岸间的交通。
因为这一江天堑,不仅两岸间虽同属一州郡,北岸乃工业商贸中心,成就史上荣光,而南岸则依然刀耕火种,自给自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设立的南岸五桥新城,因其机关的干部们多由北岸的市区部门抽调配置,也因这穿城而过的长江,特别是遇到冬天大雾笼罩,还必须停航,以致每到冬春,大雾笼罩季节,这些机关干部们大好的宝贵时光和发展机遇,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让我刻骨铭心的是:1996年腊月,在重庆主城弟弟家的老父亲生病住院,在一个深夜,弟弟火急火燎来电:老爸病危,速通知哥哥姐姐们一齐速速赶来!!第二天一早,就赶紧给在忠县的哥哥让他们最快速度赶去!让万州五桥一所中学的妹妹一家:父亲病危,火速过江,一道上重庆!
哥哥一家住忠县拔山,虽路程更远,但乘班车直达,最困难的是家住万州五桥的妹妹一家,虽与我仅几公里,若遇大雾、堵车、等渡,可能就第二天下午才能会合。
果然,哥哥一家在第二天下午赶到,与老爸见上了最后一面。可我们兄妹两家人却因这一江之隔的延误,紧赶慢赶在第三天上午才见到了躺在冰棺里尚未暝目的父亲!
那时,类似的“遗憾”,相似的“错过”,何止千百!
很长时间里,无论是原万县地区、县级万县市和万县,其党政机关、优质大中专及中小学校还是高等级医院、工厂、大中型商场及综合市场、长途车站、客货码头等,几乎都是集中在长江北岸的市区,南岸各乡镇的人们,无论是到这些地方开会、办手续、还是进货订购物、赶车乘船出差或治病丶上学,都必须预留充足的时间并祈祷最好的运气,哪怕就在南岸江边的人们也概莫例外。
其实南岸不少乡镇的粮油蔬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还有象罗田古镇及枫香坪的贡米,白土及走马等地的“三大坨”(红薯、马铃薯、玉米)及其加工的粉丝等,也都因为这穿城长江而只能待之深闺人未识!
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国家在老家万州建设了一批国防兵工企业,有几家就建在万州长江南岸的五桥,2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布局和国防工业体系重建,南岸的几家国防兵工企业抢先申请前往重庆主城或沿海城市——其主要原因应该与没有长江大桥,导致其生产生活严重不便不无关系吧!
就是这穿城而过的长江,千百年来不只阻隔了两岸民众的交流,亲情,更是让两岸因之而交易不便,甚至连招商引资的外来投资商,即使南岸五桥片区政策再优惠,也“宁要北岸一张床,不要南岸一套房”啊!
万州曾因长江而荣耀,也在几千年里却因长江而冰火两重天!
桥,长江大桥,万州人民世世代代祖传的殷殷期待!
桥,长江大桥,万州经济社会腾飞、重振古城雄风的关键所在!
终于——
1997年5月,万州人民翘首以盼的双向四车道的万县长江大桥(现万州长江大桥),经过3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建设,终于通车了——它,不仅让家乡长江两岸乡亲们交流更便捷,不仅让位于长江南岸的五桥片区社会经济因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因此畅通了渝东鄂西之间的连接。
2019年5月30日,随着万州牌楼长江大桥上数万市民欢天喜地地“踩桥”,又一座沟通长江两岸的大桥横江上;入夜桥头和桥梁的七彩霓虹更为因三峡工程而兴的三峡平湖夜景,为大众夜生活夜经济频添情趣。
而今仅20多年的时间,家乡这座滨江小城就因已然通车和在建的6座长江大桥,不仅使原来仅仅在北岸几条蜿蜒小街构成的小城,迅速发展成为南北岸协调发展,重现“成渝万”辉煌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交通、商贸、科教中心城市。
人类的情感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当年,没有长江大桥,总觉得两岸出行、交流、交易、交通是那样不便甚至受阻,让人觉得自己和我在这座城市都错过了不少的发展机会,也少了诸多乐趣,甚至觉得这座城市都那么没有活力;而今几座长江大桥横卧长江,不仅两岸交流、交易、交通更加流畅,无论是五桥新城、江南新区,都因为长江大桥而成为万洲这座古老城市的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地区。
只是,陪伴我们过江的一叶扁舟、机动小船、肚子里装着一辆辆过江的大小车辆的过江轮渡,都只能在陈封的记忆里收寻,或到沿江的乡镇的渡口码头,作为一个郊游项目去体验了!
其实在这座城市的城乡,那些长江的支流、小溪上,还有不少大小不一,造型各异、年代或远或近的石桥甚至木桥,如罗田古镇的普济桥历几百年风雨,依旧承担着当地民众的交通需求和外地来此游客参观需要;
万州城里原三马路尽头的陆安桥,虽因三峡工程需要,万州人民可是在具有“亚洲第一瀑”的万州大瀑布旁,精选风水宝地让其落户,与以它瘦小之躯陪伴壮观之瀑,倒也相映成趣……
若加上这几座长江大桥,万州也是重庆之外的又一个“桥都”了。
是的,万州的桥,从传统意义的桥而言,它们解决了人们过江过河或淌水、或绕道的难题,甚至也如那些老街区、古村落一样,构成了万州桥梁文化、江河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
人们常说:……是连接……的桥梁和纽带!这就远超了连接江河两岸古石桥、古木桥的概念。
而今,家乡万州的桥,不再是一座座横卧江河的桥,更有如蛛网般连通乡村的省级县级公路网、水泥路甚至柏油路直通院坝。与毗邻区县乃至周边省份之间的“桥”,更是依托着十多条高速公路,直接融入到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中。
重庆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中,在以后几年里,万州也将有郑(州)万(州)渝(重庆)高铁、成(都)南(充)达(州)高铁,西(安)万(州)渝(重庆)高铁,沪汉万渝蓉沿江高铁交汇于此,成为万州的“米”字型高铁体系!几年以后,万州依托着这“米”字形的高铁网,千里神州一日还就将成为现实。
还有正在升级的万州五桥机场,更是在架起将万州、将三峡与神州大地联通,与世界联通的空中桥梁;万州新田港每天送出来自西南、西北的产品通江达海,又每天迎来海内外的产品丰富着万州、三峡乃至西南西北地区广大的市场——这,都是万州的长江大桥乘着“一带一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快车,搭建的长江大桥第N代的升级版!
因为一座座长江大桥,因为第N代的长江大桥的升级版,万州古城青春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