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清朗的夜晚 月洒清晖华灯初上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是一个清朗的夜晚,月洒清晖,华灯初上。

要是以往,我家楼下的街道肯定车水马龙,向西望去的解放路车灯闪烁,车子像游龙一样逶迤在夜色下。现在,路上空旷得很,只有少数车辆在疾驰。

我抬头向远处望去,我看到一个可喜的景象∶远处高楼几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灯光如繁星点缀着整栋楼,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温馨祥和是人们以前所不曾见到的。这阵子我们蜗居家中,不准外出,我们无可奈何,只好忍耐;同时蜗居隔离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不让他人的努力白费。我们不妨静在其中,家人相坐,灯火可亲,更为我们反思自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社会高速发展,泥沙俱下的洪流冲击着芸芸众生原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个人被裹挟在这洪流中,有人消失其中,最后无影无踪;有人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有人随波逐流,狂妄自大;独善其身者少之又少。人们整天忙忙碌碌,竞争学业,逐鹿商届,浸淫官场,周旋应酬……疲惫了身体,荒芜了灵魂,少有时间与伴侣交流,孩子沟通,父母谈心,对有些人来说,家庭就是客栈,回归家庭真是一种奢望。

但世界,总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维持它的平衡。发展也好,刹车也罢,这正如天气一样,有阴有晴,有风有雨。上帝造人,生养众多,为的是要治理天底下广袤的大地。让天空、地上、地下乃至水中万物,各从其类,广袤自然井然有序。然而,我们吃遍五谷,饱尝珍馐,人类张开的血盆大口,践踏物种界限,猎奇荒原,绝壑野味,……各样禁忌被突破,诸般底线被洞穿。

疫情之后,自然都是一本给人启迪、教人反思、直面现实的国民教科书。读懂这样的教科书,瘟疫就可以成为上帝化妆的祝福。就像当初欧洲黑死病为沉闷、堕落的欧洲,撕开了一缕亮光,为后来的改教运动和文艺复兴吹响了第一声号角,欧洲自此走上了更加光明的道路。

最近我上网查阅了不少有关病毒和生物进化方面的资料,对生物进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清楚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我们像等待着春天一样,期盼着一场胜利。同时我们也有一份警觉∶是什么打破了人间的平常?

子非鱼在一文中说∶"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越进化的物种,适应性越强,生存力度相应也就越高,但,实际的情形却恰恰相反。纵观整个生物史,诞生于38亿年前的原始单细胞生物迄今仍然是生存力度最强、质量分布最广的生命形态;再看,从原生细胞演变出原核细胞、多细胞融合体乃至低等生物门类,如多孔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等,时间依次逐步加快;及至发展到临近于脊索动物的阶段,新物种的递变衍生速度已呈现为某种爆炸式的突现状态;此后,各个物种的新生和衰亡像走马灯一样闪烁不定,来去匆匆,令人眼花缭乱,而且,越迟到的物种,登场亮相的姿态越离谱,趋于绝灭的速率也越高。

也就是说,在亿万年来已遭灭绝的99.9% 以上的生物品系里,愈进化的物种淘汰几率愈高、绝种速度愈快,亦即生存力度愈低。何以是“强”者消亡,“弱”者长存?即是说,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表观现象后面,实际上暗藏着一个“自然选择偏偏要把最不适于生存的弱化产物层层推出”的单向度规定。印度诗圣泰戈尔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这个世界上,能够喊出“征服自然”的豪言壮语者,似乎惟有我们人类,可实际上,真正做到“征服自然”的,却恰恰是那些被我们视为无能之辈的原始生物。这也许与道家"无为即有为"相契合吧。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