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持每年去天宁寺祈福 为的是了却母亲福佑子孙的心愿

  • A+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

近几年来,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去天宁寺祈福,完成母亲的心愿。可是,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至3月底,天宁寺尚未恢复开放。

以前,每逢大年初一清晨,母亲都要和我的二阿姨一起去天宁寺祈福。后来,二阿姨因其孙女在上海结婚生子,她经常随其儿子、儿媳去孙女家里带小孩做家务,就不再与母亲同去天宁寺祈福了。而我的母亲在一次摔伤后,落下后遗症,腿脚不便,行走困难。刚巧,我儿子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了2年后回到常州工作。上班不久,家里给他买了小汽车。所以每逢“亲娘”(常州人对奶奶的称谓)外出需要用车,都由儿子用私家车接送。到了大年初一,我就和老伴及儿子一起陪伴母亲去天宁寺祈福。再后来,随着年龄上升,母亲身体大不如前,外出必须有人搀扶,不得不放弃了每年一次的赴天宁寺祈福。母亲的烧香祈福,是祈愿全家平安健康,现在突然间年头上不去天宁寺了,虽然母亲嘴上未有任何怨言,但她心中还是希望家里有人能去天宁寺祈福的。老人的心愿,子女理应为她满足。间断了两年吧,察觉到老人的想法,等我感悟过来时已经到了2015年的年中,春节已经过去了半年。心诚则灵。眼看就要到年底了,我抽出半天时间去了一趟天宁寺,完成了母亲的心愿。此后,每年的年初一上午,我照例会按时去天宁寺祈福。

还记得去年农历猪年大年初一去天宁寺的情景。去年2月5日,天气晴朗,气温暖和。我骑着电动自行车到达天宁寺旁边的小巷后,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个车位,停放好电动车。抬头往前一看。嗬,只见天宁寺门口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售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入口处更是排了三条长龙,十分拥挤。进寺先要买票,我就赶紧前去排队。我刚站到长长的队伍后头,就听到周围好几个“黄牛”在兜售门票的声音。有人在问:多少钱一张?“黄牛”回答:40元一张。平时的门票是20元一张,春节期间是30元一张。“黄牛”卖40元一张,比平时的价钱翻了一倍。购票队伍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排一下队,可以省10元钱,我想还是排队吧。这时,嘈杂的喧嚣中,又传来了一个声音:退休的人可以免票进的。咦?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不由质疑了一下:真的假的?旁边有人说:怎么到现在还不知道?犹豫中,我就从购票队伍转到了入口处的队伍中。果然,前面有好多人手里都捏着老年证。我未办理过老年证,就取了身份证放在手中。看着排队的人多,进去的速度还是快的。几分钟后,我走到检票口时,就递上了身份证。有一位中年检票员,拿起我的身份证看了下,就放行了。我一直不知道,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进入天宁寺,这也是常州市尊老为民办的一项具体实事吧。

走进天宁寺一看,真是震撼了,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为什么人们都要抢在大年初一烧香祈福呢,就是认为新的一年开始了,年初一新年第一天是个吉时良辰吧。

天宁禅寺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距今1300多年,以“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历代高僧辈出,法会闻名遐迩”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也曾三次到天宁禅寺拈香礼佛,并御书“龙城象教”匾额。天宁宝塔唐宋风韵,高13层,153.79米,金顶玉身、楠木梁柱、铭文铜瓦,2007年4月30日举行落成开光大典。学诚大师盛赞天宁宝塔有诸多第一:第一高塔、第一高钟、第一塔林、第一经文碑林……不愧是盛世之塔、文化之塔、传世之塔。

其实,尚未退休时,我基本上每年都去天宁寺的。外地有客人来,大多会陪同去天宁寺游览。常州城里也就天宁寺算是名气大点了,恐龙园、淹城等景点都是后来才开发的。记得2010年6月20日我的儿子结婚,婚宴是在天宁寺北面红梅公园“听松楼”花园酒店举办的。时任市政协副主席陆志奋应邀亲自担任证婚人。婚宴大厅里,宾客满座,喜气洋洋。“听松楼”酒店菜肴精美,服务很到位。那天吃完喜宴后,我和知青同窗郑新国、高弘昌俩人,陪同我们当年下乡插队宜兴时的生产队长的儿子吴建军夫妇,以及我老伴的业务单位南通来的好友,游览了酒店旁的天宁寺和大佛塔,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从山门进入,依次经过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在每只化缘箱中投入硬币。大雄宝殿门口排了几列长队,但人们却不拥挤,个个面带虔诚,依次排列,非常有秩序。我每次去天宁寺还有必做的“功课”,就是返回时,走过东西两侧的罗汉堂时,边走边数着找到与自己年龄数字相符的罗汉默拜一下。然后,就去焚香处将买来的香烛点燃置入焚香炉。在寺院西南角广场,有专门的焚香处,那里也是人山人海,烟雾缭绕,香味浓郁,人挨着人,摩肩接踵,找到一盏点蜡烛的灯头也不易。人虽众多,各种本地口音外乡口音夹杂在一起,却无喧嚣之声。我发现,在焚香处,今年比去年多了许多年轻志愿者,他们忙碌地为香客们拆掉香烛的外包装,这样一来就不会让包装纸把地上弄得一片狼藉了。

最后是捐善款。我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纸条和钱款,递给化缘处的小和尚。这纸条上写着全家人的姓名,抄写时必须准确无误。必须亲眼看着小和尚清晰地在化缘簿上写上每个人的姓名。孙女花花的姓名不复杂但容易写错,我特意关照小和尚并瞧着他准确写好后才放心。 原先我都是写的母亲及我家三代6个人的名字。可是,母亲不幸已于2018年12月26日仙逝了。于是,我就写了5个人的名字。

从陪伴母亲去天宁寺祈福,到代替母亲去天宁寺祈福,直至现在我坚持每年大年初一去天宁寺祈福,为的是了却母亲福佑子孙的心愿。我想,如果母亲有在天之灵,知道她的后代在盛世年华延续着幸福和谐,一定也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