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下午1点40出门的时候,正在下一场大雨。
我知道在下雨,但是不知道雨这么大。
如瓢泼,如瀑布,雨线密集且粗,打在树上、遮阳棚上、水泥地上,溅起一片片水雾。
而我手中拿着一把出门时随手在柜子上拿到的太阳伞,蓝色的防紫外线的太阳伞。
因时间关系,我不想返身上楼换一把真正的雨伞。
就这样走到雨中,50米外停着我的车,我想,没事的。
但事实是,等我到车上时,肩、背、裙摆都湿了。
好在车上有此前半天的晴朗天气里所聚集的燠热,此时则刚好让我不致于觉得冷,只是衣服与身上的潮湿让人难受。
好在车上有纸巾,扯出几片赶紧擦干脸、脖子、胳膊,裙子上的雨水也用纸吸附了一下,让自己舒服一点点,然后开车,赴目的地。
当我上车时,那把遮阳伞如同从水中捞出,直往下滴水。
而家里伞面最大的那把格子伞,正在车上副驾驶座上。
我摇头,苦笑,承担自己出门前考虑不周以及没有时间上楼换伞的后果。
然后感叹一声:下大雨的时候,你的伞要足够大。
这是今天的教训。
由此我联想到了前些天,在东方明见的公众号上看到的江光荣老师的一段话,原话无处寻找了,但意思就是,各种流派,各种理论支撑下的心理咨询,其实就像一把一把伞,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花的,但最终伞的主要功能是挡雨,而不是看颜色。当时看了不觉莞尔,觉得这个比喻挺有意思。
而今天,我因由自己用一把小阳伞撑着走过50米的疾风暴雨,淋得湿透,有了更深的体悟,不管是红色的绿色的花的伞,当大雨倾盆时,最重要的是伞面,越大越好。
一把遮阳伞,最佳功能是遮阳,可以纤细一点,精致一点,华美一点。
而一把雨伞,还是要粗壮一点,密实一点,伞面大一点。
如此,方能替人遮挡,给人安全,走过这一段雨中之路。
而对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要求,也如此。
因为,这是一条陪人走过狂风暴雨,走过泥泞的路。有所凭恃,方能无畏无惧。
愿我拥有不同的伞,且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拿出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