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筱雨是一个为人亲切又有上进心的女孩儿,大学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但是,随着年龄增大,终身大事还没有着落,她的家人开始急了。近几年的相亲也渐渐多了起来,却仍旧没有看对眼的。其实她身边并不缺乏追求者,只是了解过后还是未能满意,因此一直单身,连正经的恋爱都没有谈过。
在该恋爱的年龄想结婚,却在该结婚的年龄想恋爱。20几岁有人追,却按择偶标准来筛选;等到30岁要择偶了,爱情开始变得奢侈。时间是不可逆的,这种颠倒,生生把人折腾到“恐慌”。
某一天,她问我,是不是女人过了30岁都很难找到好对象。我说,当你30岁的时候,就会有20岁的跟你竞争,这时候,你的优势可能会打折。而且,另外一个很无奈的现象是:好男人都娶妻了,好女人都嫁人了。剩下的那些人,跟你是同类,彼此也没那么容易互相看上。所以,也许你一直没变,但是社会对你们的看法变了,人们对大龄人士的看法都是:太挑剔、难伺候。
什么叫“同类”?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找对象,一点不变通,丝毫不放松。只要不满足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一条,其他优点都被忽视了,缺点还被过分被放大。
可是,你们想过吗?你想找的是“那样的人”,那对方找的是“你这样的人”吗?于是,“我喜欢的人,他不喜欢我;喜欢我的人,我不喜欢他”成了必然。
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你只想着,“我想找什么样的人”,却没想过,“我能够找什么样的人”。“能够”的涵义有两个,一是“匹配”,你和对方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层次的人吗?那句流行语不是这么说的嘛:你想找有房有车的,可是,有房有车的凭什么找你?二是“机遇”,即使有那样的人,能被你遇到吗?难道你真的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等待那个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
如果说,以上问题,都是次要的,那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你的价值。你能为对方带来什么?
你能哄他开心吗?你能让他有安全感吗?你能支持他去做喜欢做的事吗?你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吗?至少,你能不发脾气、不耍性子、不给对方添麻烦吗?哦,你觉得这都是男人应该做的,女人就是等着别人来爱?可是,单方面的爱,能持续多久呢?
你肯定会说,我也愿意爱别人呀,可是,那个人在哪里呢?
你是否习惯于让自己的“标准”成为“围墙”,把别人阻隔在外面?
有一天我在看小说,突然很忧郁地发觉,谈感情就是一件无病呻吟的事。其实我们并不缺爱,我们缺的是爱别人。所以,我们无法与人相爱。
我爱你,也是一种爱情。即使你并不爱我。
如果你愿意,我们也可以相爱,而不是,只有我爱你。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找到另一半?每一次,我都会建议朋友,选择对象时,把自己最不能接受的特点过滤掉,剩下的,都可以尝试接受。两个人在一起,一定需要包容,包容对方的缺点,包容对方的错误。当你在接纳他的同时,他也在接纳你。你不会以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吧?每个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缺点,而且很多是自己看不到的。这些缺点,可能在两个人的相互磨合中,渐渐消失,或者变得不再重要。
也许你觉得,自己并不那么喜欢对方。可是你愿意相信吗?这并不妨碍你们相爱。爱不是一定要产生于“我喜欢你”。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念,都可能让两个人走到一起。有一种爱,是“你值得我去爱”;还有一种爱,是“我无法放开已经习惯了的你”。它们的前提都是,我们已经足够了解彼此,我们的步伐一致,足以琴瑟和鸣。
其实,“我喜欢你”,只是交往的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我喜欢你”的分量还不如“彼此合适”。不然,那些原本互相喜欢的恋人为什么要分手?随着互相了解的深入,两个人的思想碰撞会越来越多,磨合得好,在一起才能共享幸福。如果冲突多于融合,两个人很难共同生活在一起。毕竟,一辈子很长。
喜欢如何变成爱?那就是,我关心你、为你让步成了习惯。做什么事都会想到对方、习惯于以对方为先、不介意委屈自己、想给对方最好的一切,都成了深入骨髓的信念。
你可能还想说,我不甘心。
说一句不太负责任的话,和“不甘心”这三个字搭上边的人,都只是在折腾自己。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
我这么好,会有更好的人来爱我,现在这个还不够好,所以我不甘心。
我不是很喜欢他,我还是想等待心目中那个白马王子,和他在一起,我不是太心甘情愿,所以我不愿意付出我的爱。
我觉得他对我的爱还不够。可是,你对他的爱又有多少呢?比他对你还多吗?不然你有什么可不甘心的?
那个所谓的“更好的”,猴年马月才出现呢?即使他出现了,他爱你吗?你为什么要放着一个爱你的人,而去等待一个不知道是否爱你的人呢?
只要你愿意踏出那一步,回过头来,也许你会庆幸,当年没有虚度年华去等待那个虚无缥缈的白马王子。
一个女人,可能先是被爱,才能学会爱别人。一个连恋爱经验都没有的女人,谈不上懂得爱情。爱情,不是讲标准、讲条件,而是讲情意、讲付出,从而收获安全感、幸福感。
到了这个年龄,纯粹的爱情已经不是我们的目标,恋爱和择偶应该结合起来——把择偶的标准放松,让步于爱情;把爱情的质量提高,按择偶的人品筛选。
如果你只是想找个“可靠”的男人嫁了,那就不要用爱情当挡箭牌。当你觉得别人都很现实的时候,你自己是不是也很现实呢?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如果你爱他,就不要对他有要求;希望对方为你改变,这不是爱。这和“他因为爱你而为你改变”不一样。
有一天我问我家先生:“如果当初毕业后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我们还能在一起吗?”
我又问:“假设是你先去了某市,但是我不想去那里呢?”
他说:“那我就回来啊。”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两个人,如果只有一个人自私,那么还有可能继续发展:如果两个人都自私,一定是没有将来的。
为什么毕业季成了分手季?因为两个人各奔前程,互相都不愿意迁就。
如果你期待爱情,你就得先知道“怎样才能算是爱,如何才能得到爱”。如果你从来不曾体验爱,如何知道何为爱?如果你从来不曾付出爱,岂能空谈收获爱?
也许你曾经遇见爱情,可是你没有抓住。
那么,下一次,如果你遇见了那个愿意爱你的人,你可以给他、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吗?